您好欢迎来到我们的网站!
随想杂谈
现在位置:首页 > 民族专家文章 > 正文

回忆我的师友美国学者易社强先生

更新时间:2016-02-21 22:04:55点击次数:4597次字号:T|T

当一个人回首往事时,记忆就如同滤镜一般,滤去枝节细末,留下刻骨铭心或是温馨一刻,而与我的老师兼好友易社强先生交往的那段日子,每每让我如品香茗般细细回味。

与易先生的交往,是在2005年易先生来昆明云南民族大学担任客座教授兼课期间,那时,我恰好在云南民族大学攻读民族学民族经济方向研究生,有幸聆听了先生的美国文化课程,课余之后又有了更深入的接触。

易先生英文名为John Israel,中文名叫易社强,却取了个带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绰号“老滇票”。一次我们聚餐时据他讲,解放前,云南发行的滇票不值钱,所以就用了这个自嘲诙谐的绰号,实际也暗含了先生自己一生低调、幽默的个性魅力。

易先生是哈佛大学历史学博士毕业,后任弗吉利亚大学历史学教授。虽是美国人,却有幸师从哈佛清史专家费正清老师,开始对中国问题产生兴趣。特别是一次见到介绍中国西南联大的资料,发觉这是一所极其不寻常的学校,由此开始了对这所大学的历史研究,而这一研究,就整整花了20年时光,于1998年出版完成。(中文版《战争与革命中的西南联大》2010年在台湾出版,2012年大陆出版,该书被学者何炳棣誉为迄今最佳联大校史)

人们常常感慨时光飞逝,人生能有几个宝贵的若干年!而对于易先生,以严谨的学术精神,集20年心力,完成了一部在当代人看似微不足道的一部校史。然而,在这部校史后面折射出的,其实是人类历史中的伟大的遗产,是易先生20年心血整理出来留给我们后人的精神遗产。

于这集20多年心血研究中,易先生对西南联大的评价是:“西南联大的历史将为举世学术界追忆与推崇......联大的传统,已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可继承的一宗遗产。”其实,先生的话道出了先生研究西南联大的目的所在,并在其研究中解答了斯芬克斯之谜。那就是,西南联大的伟大之处在于“求道”,一种自由、民主的精神,正是在这种精神指引下,通才教育得以实现,自由转系、听课,自由的表达和辩论,若干大师、学者、科学家被培养出来并在新中国的建设事业中得以使用。如今,人们常常在意于某大学培养了多少人才,感慨于国内缺乏与世界一流大学媲美的高校,而忽略了钱学森之问。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其实思考一流人才培养缺乏背后的根源,西南联大就是最好的答案。

和易先生的交流过程中,易先生常津津乐道于西南联大那些有趣的教授,那些教授背后的逸闻轶事,并惠赠给我们英文版的复印本。

与易先生的交往,在一次骑自行车环游滇池的活动中,友谊得到了升华,进一步领略了易先生幽默豁达的人格魅力,也变成了亦师亦友的师友关系。

那一年,易先生应该是70岁的老人了,但还是保持了年轻人的心态,一次课后,约我一道骑自行车环游滇池,易先生又约了系里的助手,以及助手的两个朋友,于是,我们一行5人在一个周末出发了。

两天的行程,易先生兴致勃勃,充当我们的摄影师,并不断的开玩笑,缓解我们的劳累。遇到一所漂亮的乡间楼房,易先生开玩笑的对村民说,老乡,这是不是...的别墅。一路上,还可以见到很多改革前那个时代的标语,易先生则会做出夸张的表情,大声喊着,......!当然,易先生是不赞成那场...的,闲谈中,他说,那是最没有****大...,而他,也计划写一本关于云南知青的书来思考那一段历史。

晚上,我和易先生就借宿在滇池南岸的晋宁县一户农户家,晚上与该农户一家促膝谈心,其乐融融过了一个愉快的夜晚。


不觉间,十多年过去了,易先生的书,一直带在身边,这本20年写就的书,单是书后的采访名单,注释,引用目录就有60多页,足见易先生的严谨与认真程度。

如今,身处“象牙塔”下,面对身边的浮躁常常难以兼顾,脱身乏术。于这喧嚣之中,但愿能常常回忆起与易先生交往的情景,反思易先生的治学精神,感悟易先生的生活情趣。

一本书,一段旅行,一个永远的回忆......


作者民族专家(邮箱:3168556019@qq.com),来源天雨流芳网(www.tylfw.com)

(编辑:ruim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