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语:父亲过世二十多年了,回忆父亲的一生,虽然历经苦难,却磨练出正直与厚道的个性,虽然不是大富大贵,却总以自己的绵薄之力尽心呵护关爱自己的子女。人过不惑,多有感慨,谨以此文纪念我的父亲。
父亲于50岁高龄时,才生下我,我就被俗称为秋茄子,意思是晚年得子。在那个年代,并不奇怪。家里有两个女儿,没有一个儿子,虽然早年在农村认了一个干儿子,但终究没有一个亲生儿子,在那个年代,还是一件人生憾事。所以,我的出生,对于父亲来说,是一件特别高兴的事情。
从我记事时起,父亲就已经50多岁了,由于痴迷喝酒,父亲身体羸弱,及至我18岁中师毕业,回到家乡小学教书,才刚刚两年,父亲就去世了。与父亲共同生活了20年,一直想写点什么作为纪念,可惜这些年,又一直在外闯荡,事务繁杂,精力不济,对父亲对的记忆慢慢的模糊,变成了一些记忆的碎片。
14年春节回家,遇到张士龙老师,张老师写了一篇《酒痴老洪》,赠我作为纪念,看了内容,不禁感慨万千。张老师于上个世纪60年代下放到我老家黄墓镇教书,由于夫妻工作繁忙,家里的两个小孩都先后托付我家照看,因此有缘深交。张老师是上个世纪50年代的大学生,老一辈知识分子,也是我的人生导师。在我小的时候,到张老师在县城的家中,总是赠我很多少儿图书,在我中师毕业,蜗居农村教书时,张老师鼓励我通过专升本继续读书,而在本科毕业后,张老师又继续鼓励我攻读研究生。能有今天的人生经历,和张老师的谆谆教诲分不开的。
张老师在其写父亲的文章中称父亲为酒痴,名副其实,也是整个小镇上的人所共知的。每天起床第一件事,便是有菜无菜抿上一口酒,白天,这酒就伴随一天,抽空就来上几口,睡前,仍然还是几口酒才能入睡。好在虽然嗜酒如命,却不闹酒疯,胡言乱语,一直是自斟自饮,沉浸在酒的世界中,享受那饮酒时入口的苦涩与回味后的甘甜。
父亲已经过世20多年,如今我也是人过不惑之年,父亲嗜酒的遗传基因没有留给我多少,我痛恨酗酒。但经历过多少人生沉浮,心累的时候,还是喜欢斟上一小杯酒,自斟自饮。这个时候,偶尔会想起父亲喝酒的样子,想着父亲为什么为嗜酒如命呢!
小的时候,常听母亲说,父亲是个不幸的人,早年丧父,母亲改嫁,随继父生活。继父本身有个亲生儿子,在传统社会里,可想而知,父亲的童年和少年时代是什么一个情况了。还好父亲从小天资聪明,在继父家里还是读过几年书,超过继父家的儿子。但到了14岁,还是被继父赶出了家门,从此,只有流落街头。
父亲的少年时代就是在街头流浪度过的,可以想象,白天,寻着机会,偷跑到不能做主的母亲那里,弄点吃的,而一旦被继父撞见,又立马被赶出来。或是碰个还算不错的亲戚,吃上一顿饱饭,而晚上,可能最多的还是跑到镇上的澡堂,厚着脸皮睡个觉。这也还后来父亲在冬季澡堂营业时,每天都要到澡堂泡个澡的原因吧!那是他少年时代的烙印,那里面有他少年时代的记忆。
如此熬过了少年时代,父亲有机会入了伍,成了一名武警。身边仅有的一张父亲的武警照片来看,父亲还是很帅的,身着武警服装,打着伞,手里拿着一本书,一张白净的脸,儒雅中透出一些读书人的气质。
事实上,父亲也确实是有读书的资质的,在我小的时候,父亲和我说过,继父要他和继父的儿子背诵百家姓的情景,父亲记忆力很好,一会就背诵出来,而继父的儿子半天背诵不出,被罚关到鸡笼的可笑场景。可惜,父亲没有进一步学习的机会,就被迫流落街头。记得小的时候,父亲还常常教我一些生僻的字,如天字的上面加上一点,下面加上一点,等等,每当这时候,父亲还是很高兴的,这些,应该是父亲后来于颠沛流离的东奔西走生活中觅得机会学到的一些知识。
父亲喜欢看书,三国,水浒等等都喜欢看,也很尊重读书人,跟我提过镇上真正的读书人张光斗先生,羡慕张老先生的藏书,对张先生很是敬仰,以致后来我每次见到张光斗先生,虽然张先生不认识我,我每次都要向张先生热情的点头微笑,弄得张先生开始很纳闷,猜想我到底是谁。尤为可贵的是,父亲读书能提出一些不同的观点,有自己的思考。他曾对我说过,三国中司马懿和诸葛亮两个人物,其实真正聪明的,智谋深的,坚韧的还是司马懿,硬是把诸葛亮拖死在五丈原。对于那个崇拜...人,....的年代,父亲也是有自己的思想的,他曾提到,在武警部队时,观看纪录片,是...提名推荐...担任......时,就很...的对...的做法...,他描述看到的情形,...举着...,像是...的样子,还转过身,...全场的....投票......的....。我想,父亲的骨子里还是有对...的...和....吧!
父亲武警生涯几年后,本来组织上作为预备党员,已经是培养对象,不知为何,还是选择了退伍,回到老家,娶了母亲,做起了部队里学会的理发匠。后来,父亲在三年灾害期间,为了逃避饥荒,背着快要饿死的大姐,逃到农村待过几年,再后来,又带着母亲到马鞍山工厂做过几年工人。颠沛流离前半生,最后才最终定居在老家,从此理发与喝酒陪伴了后半生。
现在细细想来,喝酒对于父亲的重要,那是他人生之酒,苦难的前半生,但一一度过,后面的日子还需要还需在平静中悠然度过。
经历了那么多艰辛之后,父亲练就了一种宽容与隐忍的个性。相对来说,母亲是一个性格有点倔强的人,而记忆中,父亲和母亲从来就没有吵过嘴。对于母亲的一些行为,父亲总是以幽默的方式去化解,常常,母亲拿着布鞋到门口拍打灰尘,这时,父亲就开始幽默的给母亲记录拍打的次数,一次、两次,常常是母亲把并不脏的布鞋连续拍打了30多次才肯罢手。父亲深得夫妻相处之道,不要逼迫对方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相互尊重才是天长地久之道!
与邻居的相处,父亲也是能让则让,对于和邻居的地基矛盾,父亲从来不去争,坚持不要舅舅和叔叔们来帮我家争地基,坚持不要为了地基和邻居闹矛盾。不争而善胜,父亲也是深得其理。而每到清明时节,邻居家,亲戚家都要送来白纸,请父亲剪出纸钱,用来祭拜祖先,父亲也是一律来者不拒,乐呵呵的剪好。父亲一生贫寒,但尽管身处逆境,总还是想着以自己的绵薄之力,去帮助别人,当时,家里的一个堂叔因为一时激愤,出拳打死了人,被判十多年徒刑。那时,唯有父亲拿出仅有的一点钱,买了东西,去监狱探监,堂叔出来后,提过好多次,只有哥哥对他好!
不争、乐于助人,使得父亲赢得了一个好的名声。经常家里吃饭后,我们都已经吃完,父亲总是还要抿上几口酒,这时,邻居们会来家里聊天。父亲常说的一个笑话就是,有没有吃过了,吃了,就在这里再吃上几口,没有吃,就回家去吃,每当说到这里,邻居们都会笑起来。然后,就开始了父亲和邻居们之间的气氛融洽的聊天。而对于好的名声,父亲还是很看重的,父亲很得意的一件事情就是,朋友家的父亲过世之际,那位朋友的父亲临终时叫交代,像我父亲这样的人才值得交往,这也是父亲引以为豪的一件事情。
酒对于父亲来说,是一种寄托,他饮酒是从早到晚,但量不多,一天半斤多点,却要喝上一天,似乎是把这时光慢慢拉长,不紧不慢的度过。但父亲并不是沉迷与酒,不是属于酒疯子的那种,在饮酒之外,还是倾注了自己所有的力量来关爱自己的孩子。
记得小的时候,每到过年的时候,父亲都要拿出家里的木板,买上几根竹子,白纸,扎起了一节龙灯,煳上纸,并用毛笔画好各种图案,点上红红的蜡烛,让我在家里玩起了龙灯。父亲还喜欢折纸,常常教会我们折小船,动物等各种图案,折好后,摆放在一起,我们一家人就欣赏这些杰作。
记忆中,也是父亲从小教会了我象棋,耐心的和我对弈,从街上买来毛笔和纸,教会了我如何执笔写毛笔字。
父亲虽然无权无势,但对于我和两个姐姐,还是尽了他最大的能量,付出了他的很多很多。
大姐中学毕业后,被迫下乡做了知青,当时大姐在知青劳动中,想着就在农村结婚,安家算了,但一生温顺的父亲却暴怒了,盛怒之下,操起家里的一支鉄碗,砸到大姐的额头上,强行要自己的姑娘断了留在农村的念头。我在家的那几年,那只碗还在,破了一小块。碗虽破,却满满的是父亲对女儿终身的殷殷关切,宁愿自己待在小镇上,也要自己的姑娘到城里。母亲对我转述父亲当时说的话,你在农村不过下放劳动几年,难道要待一辈子!后来父亲还开过玩笑,要是姑娘嫁在农村,一年到头年糕,鸡蛋什么的到是不缺了!
后来,一向不愿求人的父亲,硬着头皮到公社求了一位领导,终于使大姐的上调县城工作得到落实。在确定大姐能够上调的消息后,父亲,兴冲冲的跑到大姐所在的村子,高兴的告诉大姐上调的消息,大姐也是非常激动,马上把下放劳动所用的挑篮就地扔掉了!
二姐初中毕业后,父亲也是以自己的绵薄之力,找铁路局的一位亲戚领导,希望帮忙找份工作,据母亲回忆说,当时那位亲戚回了一句,女孩子,找个人嫁了就算了,没有答应父亲的请求,可想而知,无助的父亲都是肯定是很伤心的,或许无助的他又独自喝上了好几天的闷酒。
父亲自己的身世是很可怜的,对于社会生活的艰难体会也是深刻的,对于子女,最大的愿望是有口饭吃,有个稳定的工作,也就是当时所说的铁饭碗。
1990年,那时我初中毕业,成绩还算不错,考上了县里的师范学校,意味着三年后,我就可以回乡当一名老师,有了稳定的工作,有了撑不饱,饿不死的铁饭碗了,父亲在给我签字时,写日期6字时,高兴的用笔带了一个弯弯。后来,在我到学校后,父亲还特意来看了我一次,而那时,由于父亲早年的艰辛,加上过度的饮酒,身体越发憔悴,记得当时的情景,父亲的的眼窝深陷,默默的注视着我的宿舍,现在想来,还是禁不住阵阵心酸。那是一个父亲殷切与欣慰的眼神!
记得有一次在学校,我用学校的中华学习机打印了一份信件寄回给父亲,后来听母亲说,父亲特别高兴,拿着打印的信件到澡堂,见到熟人都要拿着我打印的信件给他们看,自己的孩子有出息了,父亲那几天喝酒时肯定又会多喝上几杯吧!
可惜,那时,离父亲去世已经不足5年了!我中师毕业后工作刚刚两年,身体羸弱的父亲就离世了!
酒,是父亲个人的生命史,前半生颠沛流离,艰难心酸,后半生,定居后娶妻生子,看到了两个女儿结婚,有了两个可爱的外孙女,看到了自己的儿子有了稳定的工作,可以自力更生了,回味这杯人生之酒,苦中还是略带了甘甜。
父亲在世时,和我提过,最好的酒是茅台酒。这句话,也一直刺痛了我的心。父亲一生嗜酒如命,却没有喝过多少好酒,每次,总是在街上打上五斤,十斤最便宜的散装酒,配上花生米,五香豆,酱干子之类的作为下酒菜,就这么喝了一辈子。而我,在有点能力的时候却没有想过给父亲买上一瓶好酒,只有将这最大的遗憾陪伴我的终身了。另外还有一个遗憾,就是父亲喝酒高兴的时候,喜欢唱上几段拿手的京剧,当时,却没有想过给父亲录下来,那可是父亲苦难生涯中难得高兴的时光呀!
如今,父亲已经过世20多年了,在那一边,父亲或许还在端着杯子,一边默默的品着酒,一边还在注视着他的儿女们!但愿,父亲在那一边,一切安好!
作者:天雨流芳网潘金哥(邮箱:3168556019@qq.com),来源天雨流芳网(www.tylfw.com)